• 乐鱼平台是赞助了大巴黎

雅江电站如果修好就可以水淹印度吗?

来源:乐鱼平台是赞助了大巴黎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29 22:49:11

  7月19日,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(以下简称雅江电站)开工仪式在西藏林芝举行,中央、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。

  其中很热门的一个话题,就是很多网友都觉得,雅江电站建成后,咱们也可以跟动不动就水淹小巴、水淹小孟的婆罗多学,搞水淹印度了。

  这种水电站很常见,大多修筑在河谷宽阔、水流平缓、水量比较大的河道,水坝上游会形成巨大的人工水库。其发电机组和配套的厂房,则修建在坝体内部或坝后。

  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峡水电站,还有在俄乌冲突中被炸毁的卡霍夫卡水电站,便都是典型的坝式水电站。

  也就是说,坝式水电站主要靠流量发电——就跟大多数自媒体从业者一样,都是靠流量活着——因此水面落差正常情况下不会太大,比如三峡大坝的水位落差就只有113米。

  相比之下,引水式发电站主要修建在河谷狭窄、水流湍急、落差大、水量小的河道上,主要靠落差发电——这有点像少数哗众取宠的自媒体,靠制造舆论落差发电。

  引水式水电站也有拦河坝,但拦河坝的最大的作用并非抬高水位落差,而是为了给引水电站提供稳定的水头。

  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,引水式发电站的拦河坝修建在发电站上游的高海拔位置,河流从水库进入引水渠,再引导到下游的发电机组中。

  出于减小施工难度、节约施工与维护成本、减少水头损失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原因,引水式水电站的引水渠与发电厂房,大多以涵洞的形式修建在山体内,而非大家想象中的明渠与地表工程。

  由于地势险峻、流量有限,为了拦截足够的水头,引水式发电站的拦河坝一般都修得比较高。

  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的双江口水电站大坝,坝高315米,位于四川阿坝州的大渡河上游。

  这是一个典型的引水式发电站,引水渠与发电机组、厂房,都建于旁边的山体内,引水渠长约2公里。

  双江口电站设计年发电量77亿度,乃是雅江电站之外我国最大的引水式发电站,不过目前尚未正式并网发电。

  作为对比,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为847亿度,是双江口发电站的11倍;雅江水电站设计年发电量为3000亿度,是双江口的近40倍,乃是世界上最大的引水式发电站,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。

  从双江口电站到雅江电站,从77亿度到3000亿度,这么巨大的跨越,根本原因,不是因为雅江的水量大,而是因为雅江的落差大。

  三峡电站的发电落差刚过百米,双江口电站的发电落差不过数百米,雅江水电站的落差却超过2000米。

  也就是说,在理论上,雅江电站用二十分之一的水量,就可以发出跟三峡一样多的电。

  拦河坝修建在位于上游的米林市派镇,引水渠从喜马拉雅山山体内穿过,因为落差超过2000米,为降低技术难度、充分的利用水能,一共修建了5级发电站,这些电站也位于山体内部。

  而在很多人的想象中,大坝应该修在下游,或者分5级修建在弯曲的天然河道中,但那是坝式水电站的设计方式。

  普通的引水式水电站,引水渠不过几公里到十几公里、上游拦河坝与下游发电机的海拔落差不过几百米,但雅江水电站的引水渠长达40公里、海拔落差超过2000米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雅江水电站的拦河坝,修建在位于米林市派镇、地势相对平坦的高原河谷中。

  这就是派镇的地形,河谷中央就是雅鲁藏布江,远处箭头所指的雪山则是南迦巴瓦峰。

  这是雅鲁藏布江流经派镇后刚刚进入大峡谷时的地形。雅江水电站的拦河坝,就修建在这个地段。

  因此,雅江水电站的拦河坝,风格应该介于三峡大坝和双江口大坝之间。既不会像三峡大坝那样平缓开阔,也不会像双江口大坝那样巍峨高耸。

  本想找张大坝的现场照片,因为这是雅江水电站暴露在地表最大的设施,最有代表性。

  可惜网上没有,包括央视对开工仪式的报道,也只有隧道的内部施工场景,而没有大坝的镜头。

  实际上,雅江水电站的主体工程,不是大坝,而是长达40公里的引水涵洞、位于涵洞之内的五级电站,以及配套的派墨公路。

  关于派墨公路,《藏南与大国博弈:隐世的莲花,永远的呼唤》中有详细的介绍,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查阅。

  前面说了,引水式电站,适合修建在河谷狭窄、水流湍急、落差大、水量小的河道上。

  而从米林市派镇到墨脱县的西让村,正是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,其直线米,两侧峡谷动则数百米至上千米高。

 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全球地质最为活跃的地区,地震频发,加上雨水对山体的侵蚀,雨季多滑坡、泥石流。

  比如1950年的墨脱大地震,雅鲁藏布江多处被垮塌的山体堵塞,5个村庄被推平而彻底绝村,上百户人家绝户(当地的村子比较小,一般也就十来户人家),死亡人数超过一千,有的村庄甚至被掀到了江对面。

  相反,引水式水电站的拦水坝规模较小,且修建在地质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米林河谷大峡谷入口处,地质风险要小很多。

  如果采用坝式水电站,要想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水力都利用起来,假设每座大坝高300米——这种方案其实很不实际,因为当地的地质条件根本不允许修这么高的大坝,会引发库区山体的大面积滑坡——那就需要修建7座大坝。

  要在这里修建能够通行大型施工车辆的公路,代价之大、很难来想象。并且大峡谷两岸地质灾害频繁,即便公路修通,也随时有可能中断。

  不管是清朝对藏南实施管理,还是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后勤补给,亦或是现在修通的扎墨公路、派墨公路,都选择先翻越四五千米的山口、而后沿着通行条件相对较好的山谷蜿蜒而行、最后再进入大峡谷后段,而非全程走大峡谷。

  这是进入墨脱的四条通道,翻越多雄拉山口的派墨公路是通道一,全程沿着大峡谷通行的是通道二,翻越嘎隆拉山口的扎墨公路是通道三。

  至于通道四,则是著名的金珠古驿道,乃是当年西藏地方政府对藏南地区实施行政管理的主要通道。随着公路开通,现在已经废弃,只有徒步旅行爱好者在这里探险。

  相比必须全程开发大峡谷的坝式水电站,现在的引水式电站方案,大坝修建在大峡谷的入口处,那里地势平坦、开阔,不用修建太高的大坝,就能够拦截足够的水头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不管是可以预估的施工难度、投资规模、后期维护成本、生态环境影响,还是没办法预测的地质风险,修建配套的派墨公路、打通四十公里的引水隧道,肯定要比修通200多公里的大峡谷公路、修建多座超级大坝要小很多。

  这是派墨公路与引流隧道的示意图,当然,引流隧道分了很多段,并非简单的直线。地下结构到底是啥样子,除了项目管理人员,一般人肯定接触不到。

  首先,它的拦河坝修建在大峡谷入口,海拔接近3000米,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面,只能拦截雅鲁藏布藏高原段的径流,主要来自于雪山融水,年均径流量约600亿立方米。

  而到墨脱县的西让村,海拔已经下降到七百多米,雅鲁藏布江又汇合了帕隆藏布等支流,年均径流量接近1400亿立方米。

  此外,为保护雅鲁藏布江的生态,雅江电站还要给原河道保留10%以上的水源,实际分流的年径流量也就500亿立方米左右。

  可见,雅江电站的水库库容量并不大(网上找不到具体的数据),即便开闸放水,对于处于恒河中下游的印度来说,影响非常有限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我们自己的墨脱县城、以及墨脱最主要的居民点,几乎都位于大峡谷的后段,大坝泄洪,婆罗多没淹到,却先把自己给淹了。

  正因如此,关于如何分配水源、如何保证上下游国家的正当权益,国际社会已形成了原则框架。

  尽管在具体分配的过程中,各国之间达成的协议差异颇大,但有些根本原则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。

  与此同时,某些处于河流上游的霸权国家,罔顾下游国家正常的用水需求与生态安全,截取过多的水量,甚至利用水库制造人工洪水,也常常会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中。

  在科罗拉多河的水源纠纷中,美国人依仗上游优势,修建的水库总库容量相当于河流年径流量的4倍,将河水完全拦截,导致位于下游的墨西哥一滴水都见不到。

  经过墨西哥艰难的抗议,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,美国人才勉强松口,同意给墨西哥保留10%的水量——而根据国际上的通行做法,国际河流出境时的下泄水量,通常不低于一般的情况下年径流量的30%。

  即便这10%,美国人也耍了花招,将大量盐碱含量超标的灌溉废水排入河道。这些废水非但不能用,反而污染了墨西哥的农田。

  也就是说,美国人虽然霸道,好歹也算损人利己,印度则是损人不利己地坏到了骨头里。

  正如网民朋友总结的,世上的坏事,大体上分为轻度、中度、重度三个层级,但如果涉及婆罗多,就一定要加上第四个层级——印度,否则就无法准确描述婆罗多行为的恶劣性质。

  在国际河流的使用上,如果说美国的霸道、属于重度,那么,婆罗多就属于重度之上的印度。

  受地理条件限制,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都位于印度的下游,巴基斯坦是在印度河下游,孟加拉国则是在恒河下游。

  今年4月,借口问题,印度单方面关闭上游水库闸门,导致巴基斯坦旁遮普省70%农田灌溉瘫痪,2000万人面临饮水危机,到月底的4月26日,印度又搞无预警泄洪,瞬时流量达4500立方米/秒,3小时内冲毁巴基斯坦20余个村庄,水位暴涨7.2米。

  5月7日的印巴空战之后,为了泄愤,印度又分别于5月8日、6月29日制造了两次人为洪灾,第一次造成巴方200人死亡,数十万人转移,信德省农田大面积绝收,第二次导致巴基斯坦50个村庄被淹,45人死亡,1.2万英亩农田被毁。

  印巴乃是死敌,加上恐袭事件与空战被打脸的影响,婆罗多向巴基斯坦泄洪,虽然行为非常恶劣,但还算有行为逻辑。

  1975年,为了争夺水源,印度在恒河上游修建法拉卡大坝,导致孟加拉国西南部大面积干旱,农业崩溃引发百万人饥荒,这种干旱模式一直延续至今。

  2024年8月,印度对孟加拉国实施无预警泄洪,致使后者遭遇34年来最严重的洪灾,造成至少23人死亡、超560万人受灾。

  关于这次洪灾,印度全推到了自然气候与技术原因上,声称是降雨量太大导致水库自动泄洪。这种解释,逻辑上显然站不住脚。因为即便是自动泄洪,水库的监控系统也会提前发布警告。

  此前不久,亲印的孟加拉总理哈西娜因为民众抗议而下台。最近十来年,孟加拉也有疏远印度的迹象。

  这就好比,人被狗咬了,如果手上有棍子,那就敲狗一棍子,假如没有合适的武器,人却不会去反咬狗一口。

  水淹印度,不仅没有实际操作条件,在道德、法律层面,也是很掉价的,性价比极低。

  真要收拾印度,大可以用别的方法,比如继续跟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尼泊尔、不丹、斯里兰卡等国搞好关系,比如再给小巴和小孟卖点好用的武器,比如加强稀土管控,比如加强对印投资审查……

  也就是说,要打狗,我们不仅有棍子,还有皮鞭、锄头、铁锹等很多趁手的东西,真犯不着去咬狗。

  关于派墨公路,在《藏南与大国博弈:隐世的莲花,永远的呼唤(二)交通篇》中有详细的介绍。

  比如瓦良格号改造,船是2002年进入我国港口的,2011年7月国防部宣布正在对一艘废旧航空母舰平台做改造,2011年8月航母进行海试,2011年9月航母交付海军,并正式命名为辽宁舰。

  同理,雅江电站工程于2024年年底批准建设,2025年7月举行开工仪式,而作为电站配套工程的派墨公路,2014年8月已经启动建设,2021年5月已经全线月,派墨公路发生严重雪崩事故,公路就此被封闭,禁止社会车辆进入。

  另外提示警醒我们一句,派墨公路的施工方,不是中交建、中铁建、中铁工这样的典型道路施工公司,而是中国华能。

  请大家记住一条,派墨公路是因雅江电站而生,道路修到哪里,引水隧道和发电机组就会修到哪里。两者之间,会有一定的时间差,但时间差不会太大。

  派墨公路于2014年8月启动建设,到现在是11年,于2021年5月全线年多。

  看懂了这两个时间节点,对于雅江电站的施工进度,大家心里应该有个差不多的评估。如果实在是吃不准,你们可以参考一下辽宁舰的例子——公开了,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完工了。

  即便校尉判断有误,这么大的工程,项目规划至少在派墨公路启动建设的数年前、也即现在的十几年前,等向外界公开的时候,大资金早潜伏进去了。

  水淹婆罗多,就好比水冲大粪池,确实很爽,但如果溅自己一身,那就很不值当了。并且雅江的水量不足,雅江电站也不是干这个用的。